您的位置:首页>智东西 >

【环球报资讯】两江故事丨北漂20余年返乡开“无声”火锅店 传递爱心胜“有声”

来源:重庆两江新区  

每到傍晚,重庆两江新区著名的“火锅一条街”上灯火通明、人声鼎沸,人们酣畅淋漓地吃着火锅,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然而最近这条街上,却多了一家“无声”的火锅店,虽然店里坐满了人,却没有寻常餐厅的喧嚣声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近日,记者前往位于天宫殿街道丁香路社区的这家聋先生火锅馆进行探访。

自主创业 “北漂”打拼20余年

老板王涛是一名听障人士,今年56岁,4岁因病失去了听力,从此他的世界静默了。父母曾把他送到聋哑学校,学会了基本的手语,后来又通过看电视自学写字。记者通过手写板与王涛进行了交流。

王涛通过手写板与记者交流。(宋丹蕾 摄)

起初,王涛在农村老家种地。20多岁的时候,心怀梦想的他选择“北漂”闯荡。因为耳不能听、口不能言,王涛总是到处碰壁,但他却没有轻言放弃。

在工厂打工时,王涛发现工厂没有食堂,工人下班吃饭只能在外面的路边小摊来解决,于是他抓住了这一商机,决定和朋友推餐车卖盒饭,后来生意逐渐有了起色,又在北京的崇文门西大街开了一家快餐店,他的创业梦想就此起航。

他一边推车卖盒饭,一边开店,早上6点起床工作,一直营业到晚上10点才收摊准备第二天食材,这样一干就是20多年。

然而“北漂”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,迫于北京房租压力和孩子读书的问题,2017年,王涛结束“北漂”生活回到重庆老家。正当他为生计苦恼时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在聋人聚会上认识了一位有着多年火锅店经营经验的“聋友”,也许是被同为听障人士,和他身上的这股韧劲儿所打动,他决定支持王涛开一家火锅店,并为他提供了火锅店技术和资金支持。经过两个月的筹备,今年5月19日,聋先生火锅馆顺利开张了。

“他知道我养家困难,所以对我伸出了援助之手,希望我能把事业做大,为更多的聋人提供就业平台。”王涛打字告诉记者。

不仅如此,他们还合伙在重庆投资了几家炒酸奶店,招聘的员工均为听障人士。在此过程中他发现,在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当下,聋人们也急切渴望找到组织,团结起来一起实现自我价值。

无声餐馆 听障朋友的“家”

6月1日,正值中午12点,重庆市聋哑学校的老同学相约前来店里吃火锅,他们是与王涛结识了30年的老友。

他们一边烫火锅一边开心地打着手语聊天,碰杯喝酒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“我喜欢这里,有家的感觉”。一名听障顾客用手写板告诉记者。

黎兰通过手写板与听障顾客交流。(李晨 摄)

黎兰是店里的服务员,她虽然不是听障人士,但通过半个多月的“历练”,已经逐渐适应这种慢节奏。她能通过简单的动作比划,或用手写板与听障顾客交流。

而热心公益的李大兰下班后就会来火锅店帮忙,跟听障人士打了几年交道的她,已掌握了简单的手语。“顾客与老板、听障员工沟通困难时,我可以成为一个‘传话筒’。我也在更加努力学习手语,教会健听服务员基本的手语。”李大兰告诉记者。

现在,店里的各项流程都有了专属的动作:双拳上下轻击表示“干活”,大拇指弯曲两下表示“感谢”......火锅店就像一台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,虽然王涛只能用手语与店员交流,但工作效率毫不含糊,一切井然有序。

爱心互助 帮助听障人士就业

虽然这家火锅店静悄悄,但爱与温暖却在无声中传递。

火锅店开业不到一个月,就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,店里来的食客大部分也是聋人,他们深知听障者创业不易,纷纷从各地赶来,用实际行动支持和鼓励这位“聋友”。有的听障朋友还自发拍摄短视频,在社交平台宣传推广。

聋先生火锅馆。(宋丹蕾 摄)

“听说老板是一位聋人,我们专门来他家吃火锅,感觉咱们聋人自己创业很不容易,让我很受鼓舞!”一位聋人女孩钦佩地打着手语说道。

5月31日,春雨文化聋人活动馆还送来了“热情服务 好客如宾”字样的锦旗。

春雨文化聋人活动馆给火锅店送锦旗。(受访者供图)

目前,火锅店为听障顾客提供8.8折菜品优惠,并为听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,目前已招聘到两名听障员工。

创业有风险,听障人创业风险和困难更大。但创业让他找到了生活的意义。王涛通过打字告诉记者,“创业之后,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感,希望能开更多分店,带动聋人兄弟姐妹一起努力创业,解决聋人就业,像一家人一样。”

(记者 宋丹蕾)

#总要来趟重庆吧#

关键词: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