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>智东西 >

“云”上安家!甘肃“非遗”大数据上线

来源:兰州晚报  

兰州牛肉面、夜光杯、唢呐……甘肃这些家喻户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在“云”上安家了。3月22日,甘肃省文旅厅与腾讯云联合建设的“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”上线,首批次共630项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“非遗”档案数据成功“上云”。这是西北地区首个以数字化方式记录、保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平台,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,以及推动相关成果转换利用有着重要意义。

甘肃非遗在“云”上安家

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,位于丝绸之路之上的广袤西北地区是多样文化的聚集地,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保护好这些人类共同的财富,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。

过去受限于技术的普及和发展,甘肃省“非遗”项目尚无统一的数据规范及信息化应用系统,存储方式以电脑硬盘、移动硬盘、DVD、CD光盘等为主,并由各市州、县区“非遗”项目管理员人工管理,因而在“非遗”的管理上,数据存储分散、数据提取难度大、数据价值难挖掘的痛点十分明显,相关管理部门很难清楚地掌握“非遗”项目信息并有效管理,对“非遗”数据做高效分析也亟待提升,大量的数据价值尚待挖掘。

经过甘肃省文旅厅和腾讯云两年多的努力,目前分散在甘肃省各地的“非遗”数据正被汇聚到统一的平台上,并按照特别编制的数据标准进行高效整理和呈现,为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基础保障。

随时随地查询甘肃非遗信息

上线首日,记者体验了一把大数据带来的便捷。在“甘肃非遗”门户网站(gansuich.cn)、微信小程序“陇原非遗”以及“一部手机游甘肃”App上均可找到平台入口,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甘肃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。在平台上,只需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即可获取“非遗”项目相关内容,包括知识图谱、传承人信息以及作为文件记录的图片、音频和视频,作为平台亮点之一的“非遗地图”通过互动效果,分门类地呈现甘肃省“非遗”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统计数据。

接下来,随着平台数据录入工作深入展开,甘肃全省各级10个门类的“非遗”代表性项目将分期分批全部上云,包括:3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、83项国家级“非遗”代表性项目、493项省级“非遗”代表性项目、2186项市州级“非遗”代表性项目、5396项县区级“非遗”代表性项目以及68名国家级、617名省级“非遗”代表性传承人、3452名市州级“非遗”代表性传承人、8299名县区级传承人相关档案资料(包括视频、音频、图片、文字等)。

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的上线,是双方发挥各自优势,在文化保护领域的一个新尝试。未来,双方还将基于甘肃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,借助腾讯云的数字化技术,进一步推动“非遗”与新旅游方式的深度融合,共同探索全域智慧旅游的新方向,助力甘肃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。

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蔚霞

关键词: 推动相关成果转换利用 大数据上线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

最新文章